
10月26日,由NDE Automotive Group、蓋世汽車主辦,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上海閔行區人民政府指導,上海南虹橋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2022第十屆汽車與環境創新論壇暨第十四屆全球汽車產業峰會于上海順利舉辦。論壇為期兩天,于線上和線下同步進行。
10月27日,大會第二天如期而至,上午由法雷奧中國首席技術官顧劍民主持,下午由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主持。大會次日聚焦于智能駕駛與用戶體驗,邀請知名專家與行業領軍人物圍繞智能駕駛商業化進程的挑戰與實踐、智能集成底盤、人機交互平臺、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智能座艙等熱點話題分享主題演講,參與圓桌討論。為企業融合技術研發及量產經驗,發掘用戶隱性需求,創造消費增長點帶來新思路。

李麗|上海南虹橋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論壇首先由上海南虹橋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麗發表致辭。李麗女士介紹,目前南虹橋區域集聚了東風、麥格納等100余家國內外知名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目前南虹橋前灣片區已初步完成規劃設計,隨著軌道交通的升級,該片區的規劃也在不斷升級,并將引入數字經濟與環保、能源等產業的企業。未來的前灣將成為長三角的產業核心,既是起點,也是終點。
智能駕駛行業投融資趨勢分析及產業鏈梳理

周曉鶯|蓋世汽車CEO
周曉鶯女士表示,在新動力電池法案、芯片法案、通脹法案等外部因素的影響下,若中國企業純粹通過貿易和投資的方式參與到美國新能源市場,勢必會受到巨大阻力。對于企業而言,沒有創新,沒有科技,沒有實體和智能制造,將會面臨較大的發展困境。同時企業需保持戰略的彈性和韌性,去適應隨時可能發生的不確定性。
以汽車供應鏈為例,供應鏈的核心關鍵詞為安全、自主、可控和本地化。傳統企業若要轉型升級,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就需要在電氣化、智能化、網聯化中的細分路徑里進行自身業務的多元化延伸。
智能駕駛商業化進程的挑戰與實踐

梁鋒華|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副總經理
作為車企,長安汽車認為智能駕駛能為消費者提供的技術及核心價值需圍繞著安全和自由兩條主線展開。若脫離這樣的主線,智能駕駛便難以產生持續性的價值。
目前行業內關于智能駕駛的演進路線主要有三類討論:漸進式和跨越式,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以及純視覺和感知融合之間的討論。梁鋒華認為,每一條路線都會和相應的商業場景進行匹配。以漸進式和跨越式路線為例,乘用車面臨的場景及其復雜,要進化到最終的狀態很難一蹴而就,而在封閉場景中則更容易實現一步到位。梁鋒華強調,商業化不是純技術的過程,一定要解決好智能駕駛和用戶的交互問題。
智能車輛彎道隊列橫縱向模型預測與滑模協同控制策略研究

胡廣地|西南交通大學首席教授、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全國交通事故數量激增,為駕駛人員帶來安全威脅,同時汽車數量的增長也為交通帶來沉重的負擔;ADAS系統等現有的車輛安全控制技術主要目的為提高自車的安全性,但卻無法調節整個交通系統。這些問題的出現對智能交通和自動駕駛提出了新的挑戰。
相比于傳統交通管理方式,智能交通網絡系統具有高效、實施精準等優勢,能夠將交通環境中的車、路組合成一個整體,為全方位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提供有效途徑。胡廣地介紹,車輛列隊控制是一種典型分布式協同控制方法,在控制過程中所有處在同一車道的車輛能根據臨近車輛的車間距、車速等信息,自動調節本車的橫縱向運動狀態,達到車輛列隊的車速一致。
4D毫米波雷達技術

白杰|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教授
毫米波雷達是智能駕駛領域中的關鍵傳感器。發展至今,4D毫米波雷達在軟件和硬件上相較于先前的雷達有了大幅提升,射頻硬件、天線等硬件也隨之再次回到我們的視野。白杰表示,從點雷達跨越至4D成像雷達,除了硬件和算法之外,成本、小型化、輕量化等方面也對雷達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蘇州豪米波正致力于解決4D毫米波雷達的技術問題和生產工藝問題,努力推進4D雷達的量產出貨。
智領時代,域見未來——東軟整車人機交互平臺的探索之路

畢冬鳴|東軟集團汽車電子事業本部戰略咨詢總經理
如今汽車產業正面臨著重大變革,汽車的價值創造正從最初的純硬件逐漸開始向軟件、數字化、服務進行轉移。畢冬鳴認為,軟件在汽車電子行業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并不只是因為軟件本身的發展,而是由于技術、市場、用戶需求不斷互相疊加,互相促進所導致的趨勢。
東軟隨著EE架構的變化不斷對產品進行更新,如今已迭代至整車人機交互中心C5?;诳刹灏?、可擴展的硬件架構和高度靈活的軟件架構,打造出一個融合了座艙、網關、車身控制和部分智能駕駛功能的計算平臺。
基于Flash技術的純固態側向補盲激光雷達

江南逸|亮道智能CMO
大眾對于激光雷達的理解通常為感知硬件,而亮道智能對激光雷達的理解則是軟硬件一體系統集成的產品。
基于對激光雷達形態的理解和過去幾年從點云到感知的輸出工作,亮道智能發現車流密度高的場景更符合中國消費者的實際行車環境。江南逸認為,在此場景下,需要更加關注激光雷達的“補盲”作用。即避免車在短距的感知上出現盲區。
東風智能網聯研究和探索-人工智能初步應用

邊寧|東風自動駕駛領航項目負責人
當前,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正在成為用戶選車的焦點。東風認為,智能座艙將成為未來智能網聯汽車的核心競爭力,需融合最前沿的人機交互技術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
邊寧博士介紹,為了實現目標用戶的差異化需求,東風致力于打造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提升智能交互體驗,并推出個性化的定制服務。同時構建車云一體成套的解決方案,軟硬件可靈活裁剪配置,SOA的開發平臺能在不同車型和平臺間進行復用。
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

顧劍民|法雷奧中國首席技術官
汽車行業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法雷奧也順勢提出推進電氣化、加速實現ADAS、打造全域智能照明和重塑艙內體驗四大發展戰略。在智能座艙領域,法雷奧的解決方案可分為四類:交互式界面、座艙內環繞空間、增強現實與方向盤集成。
以交互式界面為例,近期法雷奧推出了數字化自然表面技術,無接觸時呈現出木紋板形態,當手接近時開關會自動點亮,出現可操作的按鍵,手離開時會再次自動熄滅。顧劍民博士表示,法雷奧認為即便目前電動車上的多數操作都能通過大屏完成,但仍需要有一些物理按鍵,可以達到兩方面需求的平衡。
低碳時代的綠色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劉贛楠|佛吉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智能座艙中國區銷售和市場負責人
經過多年對智能座艙的了解和分析,佛吉亞發現未來智能座艙的趨勢將會往三個方面發展:第一,可貼合用戶習慣的智能化;第二,可以提升用戶體驗的網聯化;第三,可以符合環保再生理念的綠色低碳化。
對于綠色低碳化的趨勢,佛吉亞認為可通過先進的制作工藝、可回收綠色環保材料使用以及一些模塊化、可拆卸、可組裝的產品來實現。劉贛楠表示,作為充滿社會責任感的跨國企業,佛吉亞始終將綠色低碳化作為核心戰略,并希望將于2040年實現所有碳中和。
高性能+高可靠 打造面向未來的第三生活空間

賈建龍|芯馳科技資深產品市場總監
智能座艙的多元化、多模態交互讓座艙承載了更多功能的同時,也對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軟件定義汽車的概念出現后,汽車從原先的單系統演變到多系統。過去由單顆芯片支持一個系統,如今單芯片需支持更多的系統,這意味著對芯片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不僅需要滿足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還需滿足不同的功能安全需求。硬隔離、虛擬化都將成為未來的重要趨勢。
賈建龍表示,目前芯馳的座艙域產品已能夠應對上述趨勢,采用單芯片覆蓋整個座艙的需求。前艙的儀表、副駕、空調的控制面板都能通過單芯片實現,同時也能滿足后排的信息娛樂需求。
5G移動物聯網的應用場景和核心技術

朱西產|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
無人駕駛的實現,涉及到單車智能和網聯智能兩條路線。在網聯智能方面,由短時延通訊、車、路、云、網、圖構成了路端感知的核心技術。
朱西產表示,僅靠單車智能走不到無人駕駛,中國方案提出的網聯智能是值得關注的下一個熱點?!盁o人化”的第一步是“少人化”,朱西產強調,在車路云一體化的系統中,人如果在車上,人工成本仍然無法降低,效率無法提高;人應該逐漸從車端轉移至后平臺——智能駕駛云控平臺,讓一個技術監督員能多看住幾輛車。
高階智能駕駛從概念到量產落地

劉智|福瑞泰克產品總監
當前,高階域控、行泊一體正逐漸進入普通大眾用戶的視野。福瑞泰克主要聚焦于ADAS和AD領域的全棧解決方案,其自上而下的解決方案貫穿了應用層、軟件層、中間件、底層軟件、硬件平臺及傳感器。劉智將福瑞泰克的“全?!笨偨Y為垂直方向上的全、產品維度上的全以及時間維度上的全。
劉智認為人機交互不僅僅指的是界面交互和語音交互,還包括這套系統如何為駕駛員提供安全感,讓駕駛員產生駕駛信心。
基于駕艙融合的座艙第三空間規劃設計

高志林|長城汽車智能平臺開發中心智能座艙產品總監
目前業界普遍認為智能駕駛的功能在逐步收斂,而智能座艙反而是另外的景象。智能座艙作為整個智能駕駛和用戶產生交互最多的載體,其技術和生態如今已越來越開放。
長城的智能座艙規劃主張提供主動式服務的智能空間,以及最終的移動智慧終端。高志林介紹,長城在智能座艙的現有方案和下一代規劃中,最主要的關注點就是AI智能和多模交互。座艙因其空間屬性、移動屬性以及智能屬性,可在不同的時空場景下扮演不同的類型,滿足用戶不同的需求,這就是汽車作為第三空間的核心價值。

行業在思考智能駕駛技術的應用邊界的同時,也從未停止探索高階自動駕駛的腳步。演講結束后,大會進入圓桌討論環節,幾位嘉賓圍繞“決戰智能化下半場——高階自動駕駛商業化”主題各抒己見。本次圓桌討論由法雷奧集團中國首席技術官顧劍民主持,參與嘉賓分別為長城汽車智能平臺開發中心智能座艙產品總監高志林、博澤中國中央電子與前期研發副總裁劉銀峰、同濟大學汽車學院教授朱西產、福瑞泰克產品總監劉智。
至此,2022第十屆汽車與環境創新論壇暨第十四屆全球汽車產業峰會圓滿落下帷幕。蓋世汽車始終緊跟時事,關注汽車行業的發展。本次論壇邀請政、企、學、研等行業領導專家,緊密圍繞驅動產業變革的關鍵要素,立足于政策標準動向、企業戰略布局、消費環境變化、產品迭代升級、前瞻技術應用等領域開展深度研討,具有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促進生態圈協同共進的意義。

x
-
覆蓋前向200米至1000米障礙物探測,小馬智行發布第三代自動駕駛卡車系統 2022-11-01 22:45
-
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綱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 2022-08-24 12:18
-
汽車是華為唯一虧損業務,建議盡快淘汰純燃油車 2022-07-11 15:28
-
圖森未來遭FBI和SEC調查,涉其與自動駕駛重卡初創公司Hydron的關系 2022-10-31 13:43
-
對標保時捷,全新品牌BeyonCa發布旗下首款車型GT Opus 1 2022-10-31 15:18
-
為北京馬拉松熱身,北京現代開啟2022北馬訓練營 2022-10-31 12:03